留吁
拼音:liú yù
注音:ㄌ一ㄡˊ ㄩˋ

留吁的意思

词语解释:

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的一支,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晋国。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南。

引证解释:

⒈ 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的一支, 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晋国。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南。

《春秋·宣公十六年》:“晋人灭赤狄甲氏及留吁。”
杜预注:“甲氏、留吁,赤狄别种。”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浊漳水》:“东逕屯留县城南,故留吁国也, 潞氏之属。”

网络解释:

留吁

  • 留吁,拼音liú yù,是春秋时北方部族赤狄的一支。鲁宣公十六年(公元前593年),并于晋国。地在今山西省屯留县南。
  • 字义分解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YVL
    • 五行

    (1)(动)停止在某一个处所或地位不动

    (2)(动)留学:~洋|~英。

    (3)(动)使留;不使离去:挽~|拘~|~客人吃饭。

    (4)(动)注意力放在某方面:~心|~神。

    (5)(动)保留:自~地|~底稿|~胡子。

    (6)(动)(把别人送来的东西)收下:礼物先~下来。

    (7)(动)遗留:旅客~言簿|他把书~在我这里了。

    (8)(Liú)姓。

    • 拼音xū,yū,yù
    • 注音ㄒㄩ,ㄩ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KGFH
    • 五行

    1.叹气:长~短叹。

    2.表示惊异:~,是何言欤!

    吆喝牲口的声音。

    为某种要求而呼喊: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