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徒
拼音:zuò tú
注音:ㄗㄨㄛˋ ㄊㄨˊ

作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被判徒刑而罚作劳役的人。 2.泛指服劳役的人。

引证解释:

⒈ 被判徒刑而罚作劳役的人。

《汉书·成帝纪》:“壬午,行幸初陵,赦作徒。”
颜师古注:“徒人之在陵作役者。”
《资治通鉴·宋孝武帝大明三年》:“赦作徒、繫囚。”

⒉ 泛指服劳役的人。

清俞正燮《癸巳类稿·轿释名》:“禹行九州山川险阻八年之久,必不当与作徒同步行。”

网络解释:

作徒

  • 作徒是汉语词汇,读音zuòtú,指被判徒刑而罚作劳役的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zuò,zuō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WTHF
    • 五行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

    作坊:小器~。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