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官
拼音: | pǐn guān |
注音: | ㄆ一ㄣˇ ㄍㄨㄢ |
品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唐代称宦官为"品官"。 2.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
引证解释:
⒈ 唐代称宦官为“品官”。
引唐韩愈《谢许受王用男人事物状》:“今日品官唐国珍到臣宅,奉宣进止。”
《旧唐书·方伎传·一行》:“明年,﹝上﹞幸温汤,过其塔前……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
⒉ 泛指古代有品级的官员。古代官有九品。
引宋苏轼《上神宗皇帝书》:“品官形势之家,与齐民并事。”
明陆深《春雨堂随笔》:“大红是朝廷品官服色,却穿此去钓鱼,甚失大体。”
国语词典:
我国古代的官制,从一品到九品的官,总称为「品官」。
网络解释:
品官
字义分解
- 拼音pǐn
- 注音ㄆㄧㄣˇ
- 笔划9
- 繁体品
- 五笔KKKF
- 五行水
(1)(名)物品:商~|产~|战利~。
(2)(量)等级;品级:上~|下~。
(3)(量)种类:~种。
(4)(名)品质:人~|~德。
(5)(动)辨别好坏;品评:~茶。
(6)(动)吹(管乐器;多指箫):~箫|~竹弹丝。
(7)(Pǐ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