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夫楺椎
拼音: | shí fū róu zhuī |
注音: | ㄕˊ ㄈㄨ ㄓ ㄓㄨㄟ |
词性: | 成语 |
十夫楺椎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亦作:十夫桡椎
引证解释:
⒈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引《战国策·秦策三》:“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亦作“十夫橈椎”。 《汉书·中山靖王胜传》:“夫众喣漂山,聚蟁成靁,朋党执虎,十夫橈椎。是以文王拘於牖里,孔子阨於陈蔡。此乃烝庶之成风,增积之生害也。”
网络解释:
十夫楺椎
字义分解
- 拼音fū,fú
- 注音ㄈㄨ,ㄈㄨˊ
- 笔划4
- 繁体夫
- 五笔FWI
- 五行水
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fú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与十夫楺椎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