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
拼音: | lǎng dú |
注音: | ㄌㄤˇ ㄉㄨˊ |
词性: | 动词 |
朗读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朗读
(1) 清清楚楚的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犹朗诵。
引唐李商隐《与陶进士书》:“出其书,乃復有置之而不暇读者,又有默而视之不暇朗读者,又有始朗读而中有失字坏句不见本义者。”
元贡奎《雪晴》诗:“闭门谢尘鞅,展卷自朗读。”
袁鹰《悲欢·民心》:“有的高声朗读,有的低声吟诵。”
国语词典:
高声的诵读诗文。如:「这篇文学作品,由他来朗读,听来格外生动。」也作「朗诵」。
网络解释:
朗读
- 1、我们用娓娓动听的声音朗读课文。
- 2、妈妈下定决心要学英语,整天手不释卷地朗读着课文。
- 3、曲不厌百回唱,书不厌百回读。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书如获良友;重读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 4、随着年深月久,他养成早上朗读的习惯,如今依然坚持着。
- 5、早晨他常在花园里朗读课文。
- 6、开始时先由老师带领及慢慢朗读,最主要鼓励学生有敢说出的勇气。及后可再仔细纠正。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