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
拼音:yú lán
注音:ㄩˊ ㄌㄢˊ

盂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见“盂兰盆 ”。

引证解释:

⒈ 见“盂兰盆”。

网络解释:

盂兰

  • 盂兰(学名:Lecanorchis japonica Bl.):植株高达33厘米;根状茎肉质,粗5-6毫米。茎纤细,带白色,但果期变为黑色,中下部具4枚鞘;鞘膜质,圆筒状,抱茎,长5-7毫米。总状花序顶生,长4-5厘米,具3-7朵花;花瓣与萼片相似;唇瓣基部有爪,爪的边缘与蕊柱合生成管,管长3. 5-4毫米;离生部分近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8-9毫米,3裂。蒴果直立,圆筒形。花期5-7月。
  • 生于林下,海拔约850-1000米。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湖南,日本也有分布。此花有栽培,具有较高的园艺价值。(概述图片参考资料来源:)
    • 1、在这一天,不仅要放河灯、办盂兰盆会、供奉瓜果,还要祭祖,道士建醮祈祷,同时围绕中元节还有鬼门大开的民间传说。
    • 2、为梵文,意为救倒悬、解痛苦,因而盂兰节是一个孝亲感动的日子。
    • 3、在佛教盂兰盆节期间这样痛苦的遭遇是正常的,但今年却百般折磨。
    • 4、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
    • 5、寺门口有告示牌,上面有“盂兰盆会”的说法呢。
    • 6、浦市中元祈福节是当地群众纪念祖先的节日,也是泸溪县代表性传统民俗节日之一,始于宋末,又称祭孤、七月半、寄生节、盂兰盆会等。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ㄩ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FLF
    • 五行

    (名)(~儿)盛液体的敞口器具:钵~|肾~|痰~|漱口~儿。

    • 拼音lán
    • 注音ㄌㄢ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FF
    • 五行

    (1)(名)兰花。

    (2)(名)兰草。

    (3)(名)古书上指木兰:~浆。

    (4)(名)(L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