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苏丸
拼音:méi sū wán
注音:ㄇㄟˊ ㄙㄨ ㄨㄢˊ

梅苏丸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种以乌梅肉拌其它佐料制成的食品。

引证解释:

⒈ 一种以乌梅肉拌其它佐料制成的食品。

《金瓶梅词话》第六七回:“待要説是梅苏丸,里面又有核儿。”
明高濂《遵生八笺·饮馔服食》:“梅苏丸方:乌梅肉二两,乾葛六钱,檀香一钱,紫苏叶三钱,炒盐一钱,白糖一斤,右为末。将乌梅肉碾如泥,和料作小丸子用。”

网络解释:

梅苏丸

梅苏丸,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中暑风热,头昏目眩,口干舌燥,津液不足。

字义分解

  • 拼音méi
  • 注音ㄇㄟ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TXU

(1)(名)乔木;性耐寒;早春开花;有粉红、白、红等颜色。果实球形;味酸。

(2)(名)这种植物的花。

(3)(名)这种植物的果实:~子

(4)(名)姓。

  • 拼音
  • 注音ㄙㄨ,ㄙㄨˋ
  • 笔划7
  • 繁体蘇、囌
  • 五笔ALWU

[ sū ]

1. 植物名(“紫苏”或“白苏”的种子,称“苏子”)。

2. 指须头下垂物:流苏。

3. 昏迷中醒过来:苏生。苏醒。死而复苏。

4. 缓解,解除:以苏其困。

5. 特指“江苏省”、“苏州市”:苏剧。苏绣(苏州的刺绣)。

6. 前“苏联”的简称。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苏维埃”;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苏区”。

7. 姓。

8. 见“噜”字“噜苏”。

  • 拼音wán
  • 注音ㄨㄢˊ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VYI
  • 五行

(1)(名)(~儿)球形的小东西。

(2)(名)丸药;制成丸儿的药。

(3)(量)用于丸药:几~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