驷介
拼音:sì jiè
注音:ㄙˋ ㄐ一ㄝˋ

驷介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

引证解释:

⒈ 由四匹披甲马挽引的战车。

《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献楚俘于王,駟介百乘,徒兵千。”
杜预注:“駟介,四马被甲。”
清张兴烈《瓜步吟》:“棘门霸上快游戏,重英駟介矜逍遥。”

网络解释:

驷介

  • 驷介,读音为sì jiè,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四匹披甲的马所驾的战车。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ㄙ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CLG
    • 五行

    (1)(名)〈书〉驷马;同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2)(名)〈书〉马。

    • 拼音jiè
    • 注音ㄐㄧㄝ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JJ
    • 五行

    (1)(动)在两者当中:~绍|媒~|这座山~于两县之间。

    (2)(Jiè)姓。

    (3)(名)甲:~胄|~虫。

    (4)(形)〈书〉耿直;有骨气:耿~。

    (5)(名)古戏曲剧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如笑介、饮酒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