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绥
拼音:dǐ suí
注音:ㄉ一ˇ ㄙㄨㄟˊ

底绥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安定;平定。

引证解释:

⒈ 安定;平定。

《书·盘庚上》:“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绍復先王之大业,底绥四方。”
蔡沉集传:“天其将永我国家之命於殷,以继復先王之大业,而致安四方乎!”
底,一本作“厎”。 《晋书·武帝纪》:“底绥四国,用保天休。”
唐独孤及《贺袁傪破贼表》:“非陛下之齐圣格天,文思柔远,岂能底绥盗乱,如此其速。”

网络解释:

底绥

  • 底绥,是汉语词汇,读音是dǐ suí ,出自《书·盘庚上》。
  • 字义分解

    • 拼音dǐ,de
    • 注音ㄉㄧˇ,˙ㄉㄜ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AY
    • 五行

    1. 最下面的部分:底层。底座。底下(a.下面;b.以后)。海底。底肥。

    2. 末了:年底。月底。到底。

    3. 根基,基础,留作根据:刨根问底。底蕴。底稿。底版。

    4. 图案的基层:白底蓝花的瓶子。

    5. 何,什么:底事伤感。

    6. 古同“抵”,达到。

    de

    1. 同“的”。

    • 拼音suí
    • 注音ㄙㄨㄟ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XEVG
    • 五行

    (1)〈书〉

    (2)(形)要好。

    (3)(动)安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