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苫枕块
拼音:wò shān zhěn kuài
注音:ㄨㄛˋ ㄕㄢ ㄓㄣˇ ㄎㄨㄞˋ

卧苫枕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块"。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礼教,子从父母之丧起至入葬,不住寝室,卧于草席,以土块为枕,谓之“卧苫枕块”。参见“寝苫枕块”。

《宋史·徐积传》:“母亡,水浆不入口者七日,悲慟呕血。庐墓三年,卧苫枕块。”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ㄨㄛ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HNH
  • 五行

(1)(动)躺下:~倒|仰~。

(2)(动)动物趴下。

(3)(名)睡觉用的:~具|~室。

  • 拼音shān,shàn
  • 注音ㄕㄢ,ㄕ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HKF
  • 五行

shān

1. 草帘子,草垫子:草苫子。

shàn

1. 用席、布等遮盖:车上苫块塑料布。

  • 拼音zhěn
  • 注音ㄓㄣ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PQN

(1)(名)枕头。

(2)(动)躺卧时把头放在其它东西或枕头上:~戈待旦。

  • 拼音kuài
  • 注音ㄎㄨㄞ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FNWY
  • 五行

(1)(名)(~儿)成疙瘩或成团儿的东西:糖~儿|煤~|把肉切成~。

(2)(名)ɑ)用于块状或某些片状的东西:两~香皂|一~布。b)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两~香皂|一~布。b)用于银币或纸币;等于“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