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在言外
拼音:yì zài yán wài
注音:一ˋ ㄗㄞˋ 一ㄢˊ ㄨㄞˋ
词性: 成语

意在言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意在言外yìzàiyánwài

(1) 意思不是用直截了当的陈述而是以暗指或以容易自然地推论出来的方式来传达的,即言词的真正用意是暗含着的,没有明白说出

much more is meant than meets the eye;implied meaning

引证解释:

⒈ 谓语意含蓄,真意在言辞之外,让人自去体会。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圣俞常语予曰:‘……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於言外,然后为至矣。’”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杜牧之》:“此絶句极佳,意在言外,而幽怨之情自见,不待明言也。”
明胡应麟《诗薮·近体下》:“李(李白 )则意尽语中, 王(王昌龄 )则意在言外。”

国语词典:

语意婉曲,真意在言语、文辞之外,让人自去体会。

网络解释:

意在言外

  • 意在言外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ì zài yán wài,意为语言的真正用意没有明白说出来,细细体会就知道,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 1、感悟积累生活的点滴,做到"情附物上,意在言外。"。
    • 2、老师意在言外地说:“祖国的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
    • 3、有些英语谚语意在言外,语言含蓄,寓意深刻。
    • 4、因反对父母的包办婚姻,爷爷当年意在言外地走出家门,到延安参加了革命。
    • 5、意在言外,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看这部片子。
    • 6、人们常说"意在言外"的一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 拼音zài
    • 注音ㄗㄞ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HFD

    (1)(动)存在;生存

    (2)(动)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他不~家|钢笔~桌子上。

    (3)(动)留在:~位。

    (4)(动)参加(某团体);属于(某团体)。

    (5)(动)在于;决定于:学习好;主要~于自己努力。

    (6)(助)“在”和“所”连用;表示强调。

    (7)(介)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等:事情发生~去年|~礼堂开会。

    (8)(副)正在(表示动作行为的进行或者持续):姐姐~做功课。

    • 拼音yán
    • 注音ㄧㄢ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YYY
    • 五行

    (1)(名)话:~语|语~|格~。

    (2)(动)说:~之有理|畅所欲~。

    (3)(量)汉语的一个字叫一言:五~诗。

    (4)姓。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HY
    • 五行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