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
拼音:yī jiàn
注音:一 ㄐ一ㄢˋ

一箭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支箭。

指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谓相距甚近。

引证解释:

⒈ 一支箭。

北周庾信《燕歌行》:“愿得鲁连飞一箭,持寄思归燕将书。”
唐杜甫《哀江头》诗:“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箭正坠双飞翼。”

⒉ 指一箭所能达到的距离。谓相距甚近。

《品花宝鉴》第三二回:“我家与乌家相隔不到一箭远,在一条胡同里。”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六回:“行了一箭多路,猛然又想起方才那个客人,就是我在元和船上看见他扮官做贼,后来继之説他居然是官的人。”
袁鹰《悲欢·不灭的诗魂》:“北京市委的办公楼同报社的办公楼不过一箭之遥。”

国语词典:

一支箭。

网络解释:

一箭

  • 一箭,拼音yī jiàn ,释义一支箭,出处北周 庾信 《燕歌行》。
    • 1、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办法。
    • 2、他这样做真是一箭双雕。
    • 3、恩,今天晚上我计划来个一箭双雕。
    • 4、他考虑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主意。
    • 5、在它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
    • 6、运气时我们可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TUEJ
    • 五行

    (名)古代兵器;长约二、三尺的细杆装上尖头;杆的末梢附有羽毛;搭在弓弩上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