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化无常
拼音:biàn huà wú cháng
注音:ㄅ一ㄢˋ ㄏㄨㄚˋ ㄨˊ ㄔㄤˊ
词性: 成语

变化无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变化无常biànhuà-wúcháng

(1) 变化很多,无法掌握

be most changeful

引证解释:

⒈ 谓变化不定,无规律可循。

《庄子·天下》:“芴漠无形,变化无常。”
成玄英疏:“迹随物化,故无常也。”
郭沫若《残春及其他·未央》:“在最短的时限中,表现出种种变化无常毫无连络的兴奋状态。”

国语词典:

变化很多,没有一定规则。

网络解释:

变化无常

  • 变化无常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iàn huà wú cháng,意思是指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难以捉摸。
    • 1、你知道,夏天太热,冬天太冷,而春天天气则变化无常
    • 2、亲爱的,天气变化无常,注意照顾自己。
    • 3、这种变化无常的爱情有时会变得非常难堪。
    • 4、她的情绪变化无常,一会儿放声大笑,一会儿陷于绝望。
    • 5、让我休息休息吧,天气变化无常,估计是要下雨了。
    • 6、肯尼亚变化无常的天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济。

    字义分解

    • 拼音biàn
    • 注音ㄅㄧㄢ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OCU
    • 五行

    (1)(动)和原来不同;变化;改变:情况~了。

    (2)(动)改变(性质、状态);变成:后进~先进。

    (3)(动)使改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4)(形)能变化的;已变化的:~数|~态。

    (5)(动)变卖:~产。

    (6)(名)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事~|~乱。

    (7)(名)指变文:目莲~。

    • 拼音huà,huā
    • 注音ㄏㄨㄚˋ,ㄏㄨㄚ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WXN
    • 五行

    huà

    1. 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化。分化。僵化。教(jiào )化。熔化。融化。潜移默化。化干弋为玉帛。。

    2. 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化缘。化斋。

    3. 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化。绿化。

    4. 习俗,风气:有伤风化。

    5. 特指“化学”:化工。化纤。化肥。

    huā

    1. 同“花”。

    • 拼音wú,mó
    • 注音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QV

    1.没有,与“有”相对;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南无,也作“南谟”。佛教用语,常用于佛、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含“归敬”、“敬礼”的意思。如:南无阿弥陀佛。

    • 拼音cháng
    • 注音ㄔㄤ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PKH
    • 五行

    (1)(形)一般;普通;平常:~识|~态。

    (2)(形)不变的;经常:~数|冬夏~青。

    (3)(副)时常;常常:~来|~往。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