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虫
拼音: | fù chóng |
注音: | ㄈㄨˋ ㄔㄨㄥˊ |
蝮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说中的毒蛇名。虫﹐虺的本字。
引证解释:
⒈ 传说中的毒蛇名。虫,虺的本字。
引《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八十里,曰猨翼之山,其中多怪兽,水多怪鱼,多白玉,多蝮虫,多怪蛇,多怪木,不可以上。”
郭璞注:“蝮虫,色如綬文,鼻上有鍼,大者百餘斤,一名反鼻。虫,古虺字。”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
网络解释:
蝮虫
字义分解
- 拼音fù
- 注音ㄈㄨˋ
- 笔划15
- 繁体蝮
- 五笔JTJT
- 五行水
-
〔蝮蛇〕也叫草上 飞、土公蛇。爬行动物。头三角形,背灰褐色,两侧各有一行黑褐色圆斑。有毒牙。生活在山野或平原,捕食老鼠和其他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