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hún sú hé guāng |
注音: | ㄏㄨㄣˊ ㄙㄨˊ ㄏㄜˊ ㄍㄨㄤ |
词性: | 成语 |
浑俗和光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引证解释:
⒈ 谓不露锋芒,与世无争。
引语本《老子》:“挫其鋭,解其忿;和其光,同其尘。”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
国语词典:
收敛自己的锋芒而与世俗混同。语本《老子.第四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形容人谦让敛藏,与世无争。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先人甚的是浑俗和光,真一味风清月朗。」也作「混俗和光」。
网络解释:
浑俗和光
- 1、他这人浑俗和光,韬无养晦,不容小觑。
- 2、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
- 3、规行矩步浑俗和光既来之,则安之乐天知命绳趋尺步束身自随遇而安。
- 4、她留在了那个小山村,过着浑俗和光的生活。
- 5、王爷爷退休后,搬进小屋去居住,过起浑俗和光生活。
- 6、浑俗和光,生活中没有波澜,真是没意思。
字义分解
- 拼音hún
- 注音ㄏㄨㄣˊ
- 笔划9
- 繁体渾
- 五笔IPLH
- 五行水
1. 水不清,污浊:浑水摸鱼。浑浊。
2. 骂人糊涂,不明事理:浑人。浑话。浑蛋。浑浑噩噩。
3. 全,满:浑身。浑然。
4. 天然的,淳朴的:浑古。浑朴。浑厚。
5. 简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6. 姓。
- 拼音sú
- 注音ㄙㄨˊ
- 笔划9
- 繁体俗
- 五笔WWWK
- 五行金
(1)(名)风俗:世~|习~。
(2)(形)大众的;广泛流传的:~话|~曲。
(3)(形)庸俗:粗~|脱~。
(4)(名)指没出家的人:还~。
- 拼音hé,hè,huó,huò,hú
- 注音ㄏㄜˊ,ㄏㄜˋ,ㄏㄨㄛˊ,ㄏㄨㄛˋ,ㄏㄨˊ
- 笔划8
- 繁体和
- 五笔TKG
hé
1. 相安,谐调: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
2. 平静: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
3. 平息争端:讲和。和约。和议。和亲。
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二加二的和是四。
5. 连带: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
6. 连词,跟,同:我和老师打球。
7. 介词,向,对:我和老师请教。
8. 指日本国: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
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和棋。和局。
10. 姓。
hè1. 和谐地跟着唱:曲高和寡。
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和诗。
huó1.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和面。和泥。
huò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
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衣裳洗了三和水。
hú1.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 拼音guāng
- 注音ㄍㄨㄤ
- 笔划6
- 繁体光
- 五笔IQB
(1)(名)通常指照耀在物体上、使人能看见物体的那种物质;如太阳光、灯光、月光等。可见光是波长7。7×10…5厘米到4×10…5厘米的电磁波。此外还包括看不见的红外光和紫外光。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每秒约三十万公里。因为光是电磁波的一种;所以也叫光波;在一般情况下光沿直线传播;所以也叫光线。参看〔红外线〕、〔紫外线〕。
(2)(名)景物:风~|春~明媚。
(3)(名)光彩;荣誉:为国增~。
(4)(名)敬辞;表示光荣;用于对方来临:~临|~顾。
(5)(动)光大:~前裕后。
(6)(形)明亮:~明|~泽。
(7)(形)光滑;光溜:磨~|这种纸很~。
(8)(副)一点不剩;全没有了;完了:精~|用~|把敌人消灭~。
(9)(动)(身体)露着:~膀子|~着头。
(10)(副)只;单:任务这么重;~靠你们两个人恐怕不行。
(11)(Guā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