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驳
拼音:guǐ bó
注音:ㄍㄨㄟˇ ㄅㄛˊ

诡驳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责难驳斥。 2.诡异驳杂。

引证解释:

⒈ 责难驳斥。

《后汉书·左雄黄琼等传论》:“自左雄任事,限年试才,虽颇有不密,固亦因识时宜。而黄琼、胡广、张衡、崔瑗之徒,泥滞旧方,互相诡駮,循名者屈其短,筭实者挺其効。”

⒉ 诡异驳杂。

宋王安石《祭高枢密文》:“乖离诡駮,有万其辞。”
清孙诒让《<周书斠补>序》:“虽杂以阴符,间伤诡駮,然古事古谊,多足资考证。”

网络解释:

诡驳

  • guǐ bóㄍㄨㄟˇ ㄅㄛˊ
  • 诡驳
  • (1).责难驳斥。《后汉书·左雄黄琼等传论》:“自 左雄 任事,限年试才,虽颇有不密,固亦因识时宜。而 黄琼 、 胡广 、 张衡 、 崔瑗 之徒,泥滞旧方,互相诡驳,循名者屈其短,筭实者挺其効。”
  • (2).诡异驳杂。 宋 王安石 《祭高枢密文》:“乖离诡驳,有万其辞。” 清 孙诒让 《<周书斠补>序》:“虽杂以阴符,间伤诡驳,然古事古谊,多足资考证。”
  • 字义分解

    • 拼音guǐ
    • 注音ㄍㄨㄟ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QDB
    • 五行

    (1)(形)欺诈;奸滑:~诈|~计。

    (2)(形)〈书〉奇异:~形|~观|~异。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QY
    • 五行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