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皇
拼音:fā huáng
注音:ㄈㄚ ㄏㄨㄤˊ

发皇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使开朗,显豁。
犹宣扬。
奋发;焕发。
犹阐明。
发达兴盛。
发展提高。
甲虫的一种。

引证解释:

⒈ 使开朗,显豁。

《文选·枚乘<七发>》:“分决狐疑,发皇耳目。”
李善注:“《謚法》曰,明者曰皇也。 《风赋》曰,发明耳目。”

⒉ 犹宣扬。

唐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盖所以教本古训,发皇妇道。”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发皇祖德,扬詡神功。”

⒊ 奋发;焕发。

《明史·李应昇传》:“陛下不先振竦精神,发皇志气,羣臣孰肯任怨,以破情面之世界者?”
清金人瑞《<水浒传>序》:“学者诚能澄怀格物,发皇文章,岂非一代文物之林。”

⒋ 犹阐明。

清戴名世《丁丑房书序》:“彼之所谓以题还题者,不过循题位置寻讨声口,兢兢不敢失尺寸,言之既无文,而於理道曾不能有毫髮之发皇。”

⒌ 发达兴盛。

杨树达《积微居小学述林·拟整理古籍计划草案》:“吾辈幸生于二十世纪之今日,各种专门之学,日见发皇,时时有专门学者讨论涉及古经。”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唐文学比起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太康、齐、梁诸时期来,是一个规模空前的发皇时期。”
夏衍《长途》:“进步与退化,发皇与没落,振奋与悲哀,这不是一个很好的对比吗?”

⒍ 发展提高。

茅盾《追求》四:“他的才气也更加发皇,他又想得了许多改革新闻的新计划。”

⒎ 甲虫的一种。

《周礼·考工记·梓人》“以翼鸣者……谓之小虫之属” 汉郑玄注:“翼鸣,发皇属。”
贾公彦疏:“按:《尔雅》:‘蛂,蟥蛢。’ 郭云:‘甲虫也,大如虎豆,緑色,今江东呼为黄蛢。’即此发皇也。”

国语词典:

盛大。

如:「事业发皇」。

网络解释:

发皇

  • 发皇,读音fā huáng,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使开朗﹐显豁。
    • 1、父老兄弟诸姑姊妹相与庀糇粮,输财物,所以厚军实抚战士者,无不至民族御侮精神于以发皇
    • 2、赵中伟则从儒学的核心“经学”角度出发,认为儒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对儒学经典的发皇光大,可维扬华夏文明。
    • 3、这是上承“写意”先哲的余脉,也是有志发皇的后生的楷模。
    • 4、由此显出来的交错和复杂,同样写照了变法成为一种思想震荡之日,清流群体的今时不同往日,以及这种变化所造成的发皇和跳脱。
    • 5、但是,我老杨家,代代都被奸臣陷害,如今杨府只剩下众位女将,却又太子出来和杨府作冰才落得发皇榜海捕王兰英,罚年俸摘除御赐匾。
    • 6、风雅颂,空前发皇;儒道释,兼蓄并容。 

    字义分解

    • 拼音fā,fà
    • 注音ㄈㄚ,ㄈㄚˋ
    • 笔划5
    • 繁体發、髮
    • 五笔NTCY
    • 五行

    1. 交付,送出:分发。发放。发行(批发)。

    2. 放,射:发射。百发百中。焕发。

    3. 表达,阐述:发表。发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发。

    4. 散开,分散:发散。

    5. 开展,张大,扩大:发展。发扬。

    6. 打开,揭露:发现。发掘。

    7. 产生,出现:发生。发愤。奋发。

    8. 食物因发酵或水浸而澎涨:发面。

    9. 显现,显出:发病。发抖。发憷。

    10. 开始动作:发动。

    11. 引起,开启:启发。发人深省。

    12. 公布,宣布:发布。发号施令。

    13. 量词,用于枪弹、炮弹。

    1. 人的前额、双耳和头颈部以上生长的毛:头发。鬓发。怒发冲冠。

    • 拼音huáng
    • 注音ㄏㄨㄤ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RGF
    • 五行

    (1)(形)〈书〉盛大:~~。

    (2)(名)君主;皇帝:三~五帝|~权|~族|女~。

    (3)姓。〈古〉又同“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