宂官
拼音:rǒng guān
注音:ㄖㄨㄥˇ ㄍㄨㄢ

宂官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有班位而无固定职事的散官。后亦泛指闲散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指有班位而无固定职事的散官。后亦泛指闲散的官吏。

《汉书·申屠嘉传》:“错所穿非真庙垣,乃外堧垣,故冗官居其中,且又我使为之, 错无罪。”
颜师古注:“冗,谓散辈也,如今之散官。”
《后汉书·皇甫规传》:“若犹谓愚臣宜充军事者,愿乞冗官,以为奂副。”
唐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诗:“司直非冗官,荒山甚无趣。”
明王鏊《震泽长语·食货》:“裁革冗官冗兵一十四万餘,岁省京储一百六十八万石。”

网络解释:

宂官

  • 宂官rǒng guān ㄖㄨㄙˇ ㄍㄨㄢ,指有班位而无固定职事的散官。后亦泛指闲散的官吏
  • 字义分解

    • 拼音rǒng
    • 注音ㄖㄨㄥ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MB

    同“冗”。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