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度曲
拼音:zì dù qǔ
注音:ㄗˋ ㄉㄨˋ ㄑㄨˇ

自度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
指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

引证解释:

⒈ 谓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制新曲。

《汉书·元帝纪赞》:“元帝多材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簫,自度曲,被歌声,分刌节度,穷极幼眇。”
清徐釚《词苑丛谈·体制·白石词》:“夔喜自度曲,吹洞簫, 小红輒歌而和之。”
明何景明《明故夔州府知府铁溪先生高公墓志铭》:“晓音律,能自度曲,兼善书画。”

⒉ 指在旧词调之外自己新创作的词调。

清徐釚《词苑丛谈·体制·庄宗自度曲》:“唐主尝製小词云:‘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鸞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此庄宗自度曲也。”

国语词典:

不依旧谱而自作的新曲。

网络解释:

自度曲

  • 通晓音律的词人,自摆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这叫做自度曲。指不依旧谱而自作的新曲。此语最早见于《汉书·元帝纪赞》:“元帝多村艺,善史书,鼓琴瑟,吹洞萧,自度曲,被歌声。”应勘注曰:“自隐度作新曲,因持新曲以为歌诗声也。”苟悦注曰:“被声,能播乐也。刀臣喷注臼:“度曲,谓歌终更援其次,谓之度曲。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HD
    • 五行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dù,duó
    • 注音ㄉㄨˋ,ㄉㄨㄛˊ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YACI
    • 五行

    • 拼音qū,qǔ
    • 注音ㄑㄩ,ㄑㄩˇ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AD
    • 五行

    1. 弯转,与“直”相对:弯曲。曲折(zhé)。曲笔(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曲肱而枕。曲尽其妙。

    2. 不公正,不合理:曲说。曲解(jiě)。委曲求全。

    3. 弯曲的地方:河曲。

    4. 偏僻的地方:乡曲。

    5.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酒曲。曲霉。

    6. 姓。

    1. 能唱的文词,一种艺术形式:曲艺。曲话。

    2. 歌的乐调:曲调(diào)。曲谱。异曲同工。曲高和(hè)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