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ì gōng |
注音: | ㄕˋ ㄍㄨㄥ |
事功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事功
(1) 事业和功绩
引证解释:
⒈ 指为国勤奋努力工作的功勋。
引《周礼·夏官·司勋》:“事功曰劳。”
郑玄注:“以劳定国若禹。”
贾公彦疏:“据勤劳施国而言。”
⒉ 功绩;功业;功劳。
引《三国志·魏志·牵招传》:“渔阳傅容在雁门有名绩,继招后,在辽东又有事功。”
宋范成大《外舅挽词二首》之一:“事功纔止此,物理故难量。”
清黄宗羲《<明儒学案>序》:“有明事功文章,未必能越前代,至於讲学,余妄谓过之。”
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人民培养汝,报答立事功。”
⒊ 功利。
引宋叶适《上殿札子》:“王之望、尹穡,翕然附和,更为务实黜虚、破坏朋党、趋附事功之説。”
清唐甄《潜书·良功》:“儒者不言事功,以为外务。”
徐特立《读书日记一则》:“只图个人的事功,谋个人的地位,这是自私自利者。”
⒋ 犹职责,任务。
引汉陆贾《新语·辅政》:“邪臣好为诈伪,自媚饰非,而不能为公方,藏其端巧,逃其事功。”
郭沫若《一个宣言》:“艺术的薰陶虽还未能普及于人寰,然而这正是我们继起者的事功,这正要赖我们继起者的努力奋勇。”
国语词典:
功绩、功劳。
网络解释:
事功
- 1、滴水能把石穿透,万事功到自然成。
- 2、孔子明知子贡在才能与事功上远超颜回,却问“孰愈”,显然别有所指。
- 3、往往我们所以为刺心刻骨的,他们却雍容谈笑的不理;我们所以为是渺小无关的,他们却以为是惊天动地的事功。
- 4、人生苦短,有抱负的人往往急于事功,过于执着,因而大多数人的结局是“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 5、中国人往往急于事功,“烧虾等不得红”,容易犯主观主义的错误。
- 6、明代宣化古城的功能在从王城到军事功能为主的镇城,再到商业性为主的府城,其城市布局也从王城布局到府城布局。
字义分解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事
- 五笔GKVH
- 五行金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
与事功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