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视
拼音:páng shì
注音:ㄆㄤˊ ㄕˋ

旁视的意思

词语解释:

环视;侧视。

引证解释:

⒈ 环视;侧视。

唐牛僧孺《周秦行记》:“忽车音马跡相杂,罗綺焕燿,旁视不给。”
《新五代史·司天考》:“今以日月径度之大小,校去交之远近,以黄道之斜正,天势之昇降,度仰视、旁视之分数,则交亏得其实矣。”
《宋史·曹彬传》:“彬执礼益恭,公府讌集,端简终日,未尝旁视。”

网络解释:

旁视

  • 旁视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páng shì,译为环视;侧视。
  • 字义分解

    • 拼音páng,bàng
    • 注音ㄆㄤˊ,ㄅㄤ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PYB
    • 五行

    páng

    1. 左右两侧:旁边。旁侧。旁门。旁出。旁听。旁若无人。

    2. 其他,另外:旁人。旁的话。触类旁通。责无旁贷。旁证。旁白(戏剧角色背着台上其他剧中人对观众说的话)。旁落。

    3. 广,广泛:旁征博引。

    4. 邪、偏:旁门左道。

    5. 汉字形体中常常出现的某些组成部分:偏旁。竖心旁儿。

    bàng

    1. 古同“傍”,靠。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YMQ
    • 五行

    (1)(动)看:~力|近~。

    (2)(动)看待:轻~。

    (3)(动)考察: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