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辟
拼音:liú pì
注音:ㄌ一ㄡˊ ㄆ一ˋ

流辟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流僻”。

放荡邪僻。

犹流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流僻”。

⒉ 放荡邪僻。

《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吕氏春秋·音初》:“流辟、誂越、慆滥之音出,则滔荡之气、邪慢之心感矣。”
《隋书·高祖纪下》:“人间音乐,流僻日久,弃其旧体,竞造繁声,浮宕不归,遂以成俗。”

⒊ 犹流放。

《国语·周语中》:“余一人其流辟旅於裔土,何辞之有与?”

字义分解

  • 拼音liú
  • 注音ㄌㄧㄡ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IYCQ
  • 五行

(1)(动)水流动。(动)液体移动;流动

(2)(动)水流动。(动)移动不定

(3)(动)水流动。(动)流传;传播

(4)(动)水流动。(动)向坏的方面转变

(5)(动)水流动。(动)旧时的刑罚;把犯人送到辽远地区去

(6)(动)水流动。(名)指江河的流水

(7)(动)水流动。(名)像水流的东西

(8)(动)水流动。(名)品类;等级

  • 拼音bì,pī,pì
  • 注音ㄅㄧˋ,ㄆ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NKUH

1.君主:复~。

2.姓。

3.排除:~邪。

4.同“避”。

5.帝王召见并授予官职:~举(征召和荐举)。

1.透彻:精~。透~。

2.驳斥或排除(不正确的言论或谣言):~谣。~邪说。

3.法律;法:大~(古代指死刑)。

[辟头](pī tóu)同“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