敲搒
拼音: | qiāo péng |
注音: | ㄑ一ㄠ ㄆㄥˊ |
敲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敲榜"。 2.笞打。 3.指刑杖。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敲榜”。
⒉ 笞打。
引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翰林三学士》诗:“何况亲犴狱,敲搒发姦偷。”
清姚世钰《吴兴太守行》:“民实畏官府,民岂甘敲搒。”
⒊ 指刑杖。
引宋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一为符竹累,坐老敲搒间。”
宋苏辙《送李钧郎中》诗:“敲榜满前但长啸,簿书堆案常清谈。”
网络解释:
敲搒
字义分解
- 拼音qiāo
- 注音ㄑㄧㄠ
- 笔划14
- 繁体敲
- 五笔YMKC
- 五行木
(1)(动)在物体上面打;使发出声音:~打|推~|零~碎打|旁~侧击。
(2)(动)敲竹杠:~诈。
与敲搒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