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白
拼音:yè bái
注音:一ㄝˋ ㄅㄞˊ

曳白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卷纸空白,只字未写。谓考试交白卷。
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等。

引证解释:

⒈ 卷纸空白,只字未写。谓考试交白卷。

《旧唐书·苗晋卿传》:“玄宗大集登科人,御花萼楼亲试,登第者十无一二,而奭手持试纸,竟日不下一字,时谓之曳白。”
事又见唐姚汝能《安禄山事迹》、 前蜀马鉴《续事始》。 明叶宪祖《鸾鎞记·摧落》:“从教曳白自登科,饶咱製锦空延佇。”
清钱泳《履园丛话·科第·元》:“至辛卯会试, 潘首场,遇同乡友抱病,拟曳白, 潘劝力,且示以己作,嘱其运化。”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士阶条例》:“乌卷、曳白及烧损文卷者不録。”

⒉ 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等。参见“曳练”。

叶圣陶《火灾·义儿》:“一张山水画的明信片,上面有葱绿的丛树,突兀的山石,蓝碧的云天,纡曲曳白的回泉, 义儿从一个同学手里得到了。”

国语词典:

考试时交白卷。

网络解释:

曳白

  • 曳白,汉语词汇,常见于文言文,本义指卷纸空白,只字未写;后也用来比喻白色的云气或江水等;亦引申指白痴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ㄝ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JXE
    • 五行

    (动)拖;拉;牵引:~光弹|弃甲~兵|~力。

    • 拼音bái
    • 注音ㄅㄞ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RRRR
    • 五行

    (1)(形)像霜、雪的颜色:~布|洁~。

    (2)(形)清楚;明白;弄明白:真相大~。

    (3)(形)没有加上什么东西;空白:~开水。

    (4)(形)没有效果;徒然:~费力气。

    (5)(形)无代价;无报偿:~吃|~给。

    (6)(名)象征反动:~军|~区。

    (7)(动)用白眼珠看人;表示轻视或不满:~了他一眼。

    (8)姓。

    (9)(名)(字音或字形)错误:写~字|把字念~了。

    (10)(动)说明;陈述:表~。

    (11)(名)戏曲或歌剧中用说话腔调说的语句:道~|对~。

    (12)(名)地方话: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