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梓
拼音:shǔ zǐ
注音:ㄕㄨˇ ㄗˇ

鼠梓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木名。苦楸。楸的一种。 2.鼠李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鼠李》。

引证解释:

⒈ 木名。苦楸。楸的一种。

《尔雅·释木》:“楰,鼠梓。”
郭璞注:“楸属也。”
《诗·小雅·南山有台》“北山有楰” 毛传:“楰,鼠梓。”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梓》﹝集解﹞引苏颂曰:“又一种鼠梓,一名楰,亦楸属也。枝叶木理皆如楸,今人谓之苦楸。”

⒉ 鼠李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鼠李》。

网络解释:

鼠梓

  • 鼠梓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shǔ zǐ,是指木名。苦楸。
  • 字义分解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VNUN
    • 五行

    (名)哺乳动物的一科;通称老鼠;有的地区叫耗子。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SUH
    • 五行

    (1)(名)梓树;乔木:桑~。

    (2)(名)在木板或金属板上刻字或图;使成为印刷用的底版:~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