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
拼音:xíng fǎ
注音:ㄒ一ㄥˊ ㄈㄚˇ
词性: 名词

刑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 xíng fǎ ] :

(名)规定什么是犯罪行为,犯罪行为应受到什么惩罚的各种法律。


[ xíng fa ] :

对犯人的体罚:动了~。


引证解释:

⒈ 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国语·鲁语上》:“尧能单均刑法以仪民。”
汉桓宽《盐铁论·诏圣》:“礼让不足禁邪,而刑法可以止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切反革命和其他刑事犯罪行为作斗争。”

⒉ 刑罚。

元曾瑞《留鞋记》第三折:“兀那和尚,你既为出家人,可怎生谋死人。你从实的招来,免受刑法。”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次日捕人已将江溶解到捕厅,捕厅因顾提控面上,不动刑法,竟送到堂上来。”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用刑》:“断不可急躁动性,横加刑法。”

国语词典:

关于犯罪与刑罚的法律,即规定何种行为为犯罪及其应处以如何刑罚的法律。

词语翻译

英语
criminal law
德语
Strafrecht (S, Rechtsw)​
法语
droit pénal, sources du droit pénal français

网络解释:

刑法 (法律概念)

  • 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是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政治上的统治和各阶级经济上的利益,根据自己的意志,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且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 ,并给予犯罪嫌疑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刑法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刑法是一切刑事法律规范的总称,狭义刑法仅指刑法典,在我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与广义刑法、狭义刑法相联系的,刑法还可区分为普通刑法和特别刑法。普通刑法指具有普遍使用效力的刑法,实际上即指刑法典。特别刑法指仅使用于特定的人、时、地、事(犯罪)的刑法。在我国,也叫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
  • 2015年8月29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九)。修改后的刑法自2015年11月1日开始施行。这也是继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后通过的第九个刑法修正案。
    • 1、我们是一个注重内心封闭的民族,含蓄是完全的美。只是历朝历代,官府的刑法很难保证含蓄的完整进行,至少差人衙役会破坏这种清净。可惜,却更可怜。
    • 2、草菅人命是要触犯刑法的。
    • 3、刑法规定对构成窃取国家秘密情报罪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等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其中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的或者情节特别恶劣的,最高刑可以判处死刑。
    • 4、触犯了刑法,就应该判罪,那时候才来干啼湿哭,有什么用呢?
    • 5、秦王朝施行残暴统治,刑法苛酷,有如秋荼密网,但没有多久就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 6、在古代的刑法中,一人犯错,往往都是满门抄斩。

    字义分解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GAJH
    • 五行

    [ xíng ]

    1. 对犯罪的处罚:刑罚。刑法。刑律。刑事。执刑。服刑。

    2.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刑讯。受刑。刑具。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