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
拼音:zǐ xū
注音:ㄗˇ ㄒㄨ
词性: 形容词

子虚的意思

词语解释:

子虚zǐxū

子虚乌有。——《汉书·叙传下》

引证解释:

⒈ 汉司马相如作《子虚赋》,假托子虚、乌有先生、亡是公三人互相问答。后因称虚构或不真实的事为“子虚”。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相如以‘子虚’,虚言也,为楚称;‘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为齐难;‘亡是公’者,亡是人也,欲明天子之义。”
宋周密《齐东野语·开运靖康之祸》:“然考之五代新旧史,初无是説,安知非託子虚以欺世哉?”
清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三:“花杰所劾文端他事,经诸大臣会讯,均属子虚。”
沉昌眉《和弟》诗:“道路有传闻,传闻皆子虚。”

⒉ 《子虚赋》的省称。

晋左思《咏史》诗之一:“著论準《过秦》,作赋拟《子虚》。”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知音》:“昔《储説》始出,《子虚》初成, 秦皇、汉武,恨不同时。”
唐黄滔《御试》诗之二:“词臣假寐题《黄绢》,宫女敲铜奏《子虚》。”

国语词典:

汉代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构的人物,为楚国的使臣。

如:「那些谣言纯属子虚,怎么能够相信?」

网络解释:

子虚 (词语)

  • 【词目】子虚
  • 【拼音】zǐ xū
  • 子虚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你说的那件事实在是子虚乌有,生编硬造出来的。
    • 2、看事情不能道近途说,在没有确定一件事是否是子虚乌有的编造出来的之前不要下结论。
    • 3、他讲的那些故事只是子虚乌有,你居然会相信?
    • 4、敌人为了除掉他,罗织了许多子虚乌有的罪名来陷害他。
    • 5、这根本就是不对的,纯属子虚乌有。
    • 6、传销往往会以子虚乌有的产品为幌子,把亲人和朋友骗进去销售这种所谓的产品。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HAOG
    • 五行

    (1)(形)空虚(跟‘实’相对):~幻|~浮。

    (2)(形)空着:~位以待。

    (3)(动)因心里惭愧或没有把握而勇气不足:胆~。

    (4)(副)徒然;白白地:~度|不~此行。

    (5)(形)虚假:~伪|~名。

    (6)(形)虚心:谦~。

    (7)(形)虚弱:气~|血~。

    (8)(名)指政治思想、方针、政策等方面的道理:务~。

    (9)(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