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差
拼音:suì chā
注音:ㄙㄨㄟˋ ㄔㄚ

岁差的意思

词语解释:

岁差suìchā

(1) 地轴绕着一条通过地球中心而又垂直于黄道面的轴线的缓慢圆锥运动,周期为26000年,由太阳、月球和其他行星对地球赤道隆起物的吸引力所造成;结果是春分点逐渐向西移动

precession of the equinoxes

引证解释:

⒈ 由于太阳和月亮的引力对于地球赤道的微小影响,使地轴在黄道轴的周围作圆锥形运动,慢慢向西移动,约二万六千年环绕一周,同时使春分点以每年50.2角秒的速度向西移行。这种现象叫做岁差。我国最早定出较为精确岁差值的是晋代的虞喜,得出“五十年退一度”的结论,使我国的历法较早地区分了恒星年和太阳年。最早计算岁差的历法是祖冲之的《大明历》。

《隋书·艺术传·张胄玄》:“宋祖冲之於岁周之末,创设差分,冬至渐移,不循旧轨。每四十六年,却差一度。”
宋沉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汉世尚未知黄道岁差。至北齐张子信方候知岁差。”
《元史·历志一》:“至晋虞喜、宋何承天、祖冲之,谓岁当有差,因立岁差之法。”
太平天囯洪仁玕《英杰归真》:“盖天行至健,确然有常,本无古今之异。其岁差盈缩迟疾诸行,古无而今有者因其数甚微,积久始著。”

国语词典:

赤道与黄道之交点,即春分、秋分二点。每年略有变化,每年沿黄道向西退行约五十点二角秒,约二万五千八百年回转一周。此现象称为「岁差」。

网络解释:

岁差

  • 岁差在天文学中是指一个天体的自转轴指向因为重力作用导致在空间中缓慢且连续的变化。例如,地球自转轴的方向逐渐漂移,追踪它摇摆的顶部,以大约26,000年的周期扫掠出一个圆锥(在占星学称为大年或柏拉图年)。"岁差"这个名词通常只针对长期运动,其他在地轴准线上的变动章动和极移规模要小了许多。
    • 1、由此对轴进行了理论定义,并给出了其极移、岁差和章动的动力学方程。
    • 2、太阳年是天文学里的岁差现象。
    • 3、地球自转运动包括岁差和章动,极移和日长的变化。
    • 4、由于月岁差的关系,这个时间比近地点不变的情况下所需之时间长。
    • 5、由此对轴进行了理论定义,并给出了其极移、岁差章动的动力学方程。
    • 6、在古代,有以太阳和三辰定季节规律的发现、交食规律的发现、五星运动规律的发现、岁差和潮汐现象的发现等重大发现。

    字义分解

    • 拼音suì
    • 注音ㄙㄨㄟ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MQU
    • 五行

    (1)岁星。

    (2)(名)年:~末|年~。

    (3)(名)〈书〉年成:丰~|歉~。

    (4)(量)表示年龄的单位:八~|九~。

    • 拼音chā,chà,chāi,cī
    • 注音ㄔㄚˋ,ㄔㄚ,ㄔㄞ,ㄘ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UDAF

    chà

    1. 错误:话说差了。

    2. 不相当,不相合:差不多。

    3. 缺欠:还差十元钱。

    4. 不好,不够标准:差等。成绩差。

    chā

    1. 不同,不同之点:差别。差距。差额。差价。

    2. 大致还可以:差可。

    3. 错误:差错。偏差。差池。

    4. 数学上指减法运算中的得数:差数。四减二的差是二。

    chāi

    1. 派遣去做事:差遣。

    2. 旧时称被派遣的人:差人。解差。

    3. 被派遣去做的事:差事。公差。出差。

    1. 〔参(cēn)差〕见“参”。

    chài

    1.病愈。后作“瘥”。

    2.又如:大病差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