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ān xià wǔ chú èr |
注音: | ㄙㄢ ㄒ一ㄚˋ ㄨˇ ㄔㄨˊ ㄦˋ |
词性: | 成语 |
三下五除二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三下五除二
(1) 原为珠算口诀,现在常用来形容办事或动作敏捷利落。近似“三下两下”
引证解释:
⒈ 珠算加法口诀之一。常用以比喻行动果断敏捷。
引老舍《二马》第三段七:“﹝马老先生﹞把一罐凉水又三下五除二的灌下去,灌得嗓子里直起水泡。”
杜鹏程《延安人》:“老太太象能征惯战的士兵……三下五除二就把那里的混乱的情况扭转了。”
国语词典:
珠算加法口诀之一。比喻做事明快。
如:「老板出马,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功夫就把生意谈成了。」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三下五除二 (汉语词语)
- 1、空出左手來抹了把汗,我三下五除二很快就趴在了墻頂上,俯望整個公員。
- 2、说着,阿姨连咬带撕,三下五除二,顷刻将小捆的甜芦粟处理得干干净净、皮光肉滑,并再三请吃一根。
- 3、老公接过涂改带,三下五除二就给拆开了,然后用剪刀把多余的剪掉,再接上;把涂改带装,试试,不成的话就再剪下去一截儿。
- 4、我心里想着,打开画氏,拿起画笔,三下五除二就勾出了一只小鹿。
- 5、当我正抱怨我的摩天轮小制作根本完不成时,妈妈走过来,三下五除二将原本穿不过的丝线系了,真是太神奇了!
- 6、平时摄于吴天驰的淫威,大家都是敢怒不敢言,今天马昇龙三下五除二的教训了吴天驰,大家的心里简直比三伏天吃了个冰镇大西瓜还要痛快。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下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
- 拼音wǔ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五
- 五笔GGHG
- 五行木
1. 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五彩。五官。五谷。五金。五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五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五毒(指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是中国历史上五大名山)。五脏(指心、肝、脾、肺、肾)。
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6”。
- 拼音chú
- 注音ㄔㄨˊ
- 笔划9
- 繁体除
- 五笔BWTY
- 五行火
(1)(动)去掉:斩草~根。
(2)(介)不算在内:~外。
(3)(名)算术中用一个不是零的数把另一个数分成若干等份:六~二。
(4)(名)台阶:庭~。
(5)(动)封建时代指任命官员。
与三下五除二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