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寺
拼音: | sēng sì |
注音: | ㄙㄥ ㄙˋ |
僧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佛教寺院。
引证解释:
⒈ 佛教寺院。
引《魏书·儒林传·卢景裕》:“景裕寓託僧寺,讲听不已。未几,归本郡。”
宋高承《事物纪原·真坛净社·僧寺》:“汉明帝於东都城门外立精舍,以处摄摩腾竺法兰,即白马寺也。 腾始自西域,以白马驮经来,初止鸿臚寺,遂取寺名,剏置白马寺,即僧寺之始也。 隋煬帝改曰道场,后復曰寺。”
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三节:“刘勰自二十三、四岁起,即寓居在僧寺钻研佛学。”
网络解释:
僧寺
- 1、古时交通不便,山水僻远,僧寺进驻,正宜离群索居,静修念佛。
- 2、励精图治的和尚皇帝缘何最终饿死于僧寺?
- 3、此时,他感到多年经营的半山园也是累赘了,就给神宗神宗上了一道奏章,乞以所居园屋为僧寺,并乞赐额,神宗赐以“报宁禅寺”。
- 4、三个月时间,消息已经从长安传到了洛阳,东都洛阳的僧寺都进入了风雨飘摇中。
- 5、捐郡帑,得民地于僧寺之右,负山面湖,创精舍,肖象而祠之。
- 6、清代吕种玉断言,作库质钱取利,“唐以前唯僧寺为之”。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