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事
拼音:cháo shì
注音:ㄔㄠˊ ㄕˋ

朝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

引证解释:

⒈ 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

《礼记·祭义》:“建设朝事,燔燎羶薌。”
陈澔集说:“朝事,谓祭之日,早朝而行之事也。朝,如字。”

⒉ 朝廷的政事。

《礼记·礼器》:“礼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故凶事不詔,朝事以乐。”
陆德明释文:“朝,直遥反。”
孔颖达疏:“朝事,谓朝廷之事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且夫卿必有军事,是故循车马,比卒乘,以备戎事。有难则以备不虞,平夷则以给朝事。”
《南史·宋纪上·武帝》:“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任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明王鏊《震泽长语·官制》:“成化以来,人君不復与臣下接,朝事亦无可纪。”
清吴伟业《读史杂感》诗之二:“朝事归诸将,军输仰大农。”

⒊ 犹臣服。

《释名·释州国》:“赵,朝也,本小邑,朝事於大国也。”

网络解释:

朝事

  • 朝事,读音cháo shì,汉语词汇。释义:1、指古代早晨祭祀宗庙之事。2、朝廷的政事。3、犹臣服。
  • 字义分解

    • 拼音zhāo,cháo
    • 注音ㄓㄠ,ㄔㄠ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JEG
    • 五行

    zhāo

    1.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2. 日,天:今朝。明朝。

    cháo

    1.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2.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的参拜:朝见。朝拜。朝圣。朝香。朝仪。

    3. 封建时代帝王接见官吏,发号施令的地方,与“野”相对:朝廷。上朝。退朝。朝野。朝政。朝臣。朝议。朝房。

    4. 称一姓帝王世代相继的统治时代;亦称某一个皇帝统治的时期:朝代。唐朝。

    5. 〔朝鲜族〕a.中国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b.朝鲜和韩国的民族。

    6. 姓。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KVH
    • 五行

    [ shì ]

    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事情。事件。事业。

    2.  变故: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

    3.  职业:谋事(指找职业)。

    4.  关系和责任:你走吧,没你的事了。

    5.  办法: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

    6.  做,治:不事生产。无所事事。

    7.  服侍:事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