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尸
拼音: | gǒu shī |
注音: | ㄍㄡˇ ㄕ |
狗尸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一种守城器械。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一种守城器械。
引《墨子·备城门》:“五步积狗尸五百枚,狗尸长三尺,丧以弟,瓮亓端,坚约弋。”
孙诒让间诂:“狗尸,疑即上文之狗犀,尸犀音近通用。后又有狗走,即此,盖亦行马、柞鄂之类……狗尸盖以木为之,而掩覆以茅,所以误敌,使陷挤不得出也。”
岑仲勉注:“行马是遮栏之具,柞鄂是捕兽之物,在城上并非时常适用,亦似不得以枚计。且三尺之内,哪能积放五百之多,不特无补於抗敌,且有碍自己作战。其説必误无疑。今考狗尸实绳类,备束缚之用,以茅纽成。”
网络解释:
狗尸
字义分解
- 拼音gǒu
- 注音ㄍㄡˇ
- 笔划8
- 繁体狗
- 五笔QTQK
- 五行木
(名)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毛有黄、白、黑等颜色。是一种家畜;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有的用来帮助打猎、牧羊等。也叫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