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为
拼音:fēi wéi
注音:ㄈㄟ ㄨㄟˊ

非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
不顾法纪或礼法。

引证解释:

⒈ 干不顾法纪或礼法的坏事。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贪赃坏法,饮酒非为。”
明陶宗仪《辍耕录·鬼爷爷》:“然颇慎行止,不敢非为。”

⒉ 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

《水浒传》第三五回:“不孝逆子,做下非为。”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土番点卯》:“尔宜躬先奉法以统一乡之众,以尽轨于法,稍有非为,惟尔总是问。”

⒊ 不顾法纪或礼法。

元无名氏《硃砂担》第四折:“我痴心想望贞洁,你做事忒杀非为。”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三:“小人颇知礼法,极守本分的,怎敢干此非为之事。”

网络解释:

非为

  • 非为
  • 【注音】:fēi wéi/wèi
  • 【释义】:1.指违法或违反道德的坏事﹑坏行为。常与胡作共用。如:胡作非为。
  • 2.不是因为。汉·《孔雀东南飞》:“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 3.不是为了。汉·《淮南子·卷十·缪称训》:“慈父之爱子,非为报也,不可内解于心;圣人之养民,非求用也,性不能已。”
    • 1、而这种方式,就是绞杀尽这些在自己体内世界胡作非为的癌魔病毒,抑或它们的投影。
    • 2、是分九等的品级,魏晋以来,有九品官人之法,是论人才的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后世就作为官阶的高下,这九品中,并分正重两级。
    • 3、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虚妄不实等,乃至前益后毁,面是背非。
    • 4、其实在下今日邀兄无非为着一件小事,想请南宫兄不吝帮忙帮忙,不知尊意如何?
    • 5、他们的初衷并非为了挣钱,事实上刚开始是为了省钱,或者将他们的游戏装到一个更省钱的机子里边。
    • 6、襄理的位置,正如明朝的太监,可以依靠权势,胡作非为,而受害的不是他,是学校。

    字义分解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wéi,wèi
    • 注音ㄨㄟˊ,ㄨㄟ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LYI
    • 五行

    wéi

    1. 做,行,做事:为人。为时。为难。不为己甚(不做得太过分)。

    2. 当做,认做:以为。认为。习以为常。

    3. 变成:成为。

    4. 是:十两为一斤。

    5. 治理,处理:为政。

    6. 被:为天下笑。

    7. 表示强调:大为恼火。

    8. 助词,表示反诘或感叹:敌未灭,何以家为?

    9. 姓。

    wèi

    1. 替,给:为民请命。为虎作伥。为国捐躯。

    2. 表目的:为了。为何。

    3. 对,向:不足为外人道。

    4. 帮助,卫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