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手
拼音:fán shǒu
注音:ㄈㄢˊ ㄕㄡˇ

烦手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指民间音乐(俗乐)的一种复杂的弹奏手法。

引证解释:

⒈ 古代指民间音乐(俗乐)的一种复杂的弹奏手法。

《左传·昭公元年》:“於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
孔颖达疏:“手烦不已,则杂声并奏,记传所谓郑卫之声,谓此也。”
晋陆机《鼓吹赋》:“骋逸气而愤壮,绕烦手乎曲折。”

网络解释:

烦手

  • 烦手,读音为fán shǒu,是一个汉语词语,古代指民间音乐(俗乐)的一种复杂的弹奏手法。
  • 字义分解

    • 拼音fán
    • 注音ㄈ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ODMY
    • 五行

    (1)(形)苦闷、厌烦:~恼。

    (2)(形)又多又乱:要言不~。

    (3)(动)烦劳(请人帮忙的客气话):~您给看一下。

    • 拼音shǒu
    • 注音ㄕㄡ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RTGH

    (1)(名)人体上肢前端能拿东西的部分。

    (2)(动)拿着:人~一册。

    (3)(形)小巧而便于拿的:~册|~折。

    (4)(形)亲手:~抄。

    (5)(~儿)量词;用于技能、本领:他真有两~。

    (6)(名)擅长某种技能的人或做某种事的人: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