绳愆纠谬
拼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
注音:ㄕㄥˊ ㄑ一ㄢ ㄐ一ㄡ ㄇ一ㄡˋ
词性: 成语

绳愆纠谬的意思

词语解释:

绳:纠正。愆:过失。谬:也作“缪”,错误。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引证解释:

⒈ 谓举发过失,纠正错误。

《书·冏命》:“绳愆纠谬,格其非心,俾克绍先烈。”
孔颖达疏:“木不正者,以绳正之,绳谓弹正,纠谓发举,有愆过则弹正之,有错谬则发举之。”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昔周之太僕,绳愆纠谬。”
亦作“绳愆纠繆”、“绳愆纠违”。 《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上曰:‘ 贞观之前,从朕经营天下, 玄龄之功也。 贞观以来,绳愆纠繆, 魏徵之功也。’”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景德二年》:“中丞之职,非徒绳愆纠违,亦当顾国家大体。”

国语词典:

举发错误,纠正过失。

网络解释:

绳愆纠谬

  • 绳愆纠谬,读音shéng qiān jiū miù,成语,指纠正过失。
  • 绳愆纠谬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shéng
    • 注音ㄕ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XKJN
    • 五行

    (1)(名)(~子、~儿)用两股以上的棉、麻等纤维或稻草等拧成的条状物:麻~|线~。

    (2)〈书〉(动)纠正;约束;制裁:~之以纪律。

    (3)〈书〉(动)继续。

    (4)(名)姓。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IFN
    • 五行

    (1)(名)罪过;过失:前~|罪~。

    (2)(动)错过(时期):~期(延误日期)|~滞。

    • 拼音jiū
    • 注音ㄐㄧ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NHH
    • 五行

    (1)(动)缠绕:~纷|~缠。

    (2)(动)集合:~合。

    (3)纠正:~偏。

    • 拼音miù
    • 注音ㄇㄧㄡ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YNWE

    1.(名)错误、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