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巾
拼音: | táo jīn |
注音: | ㄊㄠˊ ㄐ一ㄣ |
陶巾的意思
词语解释:
陶潜的软帽。《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复着之。'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引证解释:
⒈ 陶潜的软帽。
引《宋书·隐逸传·陶潜》:“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毕,还復著之。”
后因以为文人放诞闲适之典。 唐王绩《尝春酒》诗:“野觴浮郑酌,山酒漉陶巾。”
宋陆游《开元暮归》诗:“日暖登山思谢屐,病餘漉酒负陶巾。”
亦作“陶令巾”。 宋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太博尝新酝》:“大言出物表,本性还天真。或落孟嘉帽,或抛陶令巾。”
网络解释:
陶巾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y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陶
- 五笔BQRM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2.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3.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5. 古同“淘”,洗。
6. 姓。
yáo1. 通“窑”。窑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