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笼
拼音:tiě lóng
注音:ㄊ一ㄝˇ ㄌㄨㄥˊ

铁笼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车轴头上的铁箍。 2.铁制的笼子。用作刑具。 3.比喻没有人身自由的社会环境。

引证解释:

⒈ 车轴头上的铁箍。

《史记·田单列传》:“﹝田单﹞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
《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初, 燕人攻安平,临淄市掾田单在安平,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轊。”
胡三省注:“卷铁以傅车轊,故谓之铁笼……轊音卫,车轴头谓之轊。”

⒉ 铁制的笼子。用作刑具。

《新五代史·杂传十三·董璋》:“获其逃者,覆以铁笼,火炙之。”
《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燕王守光既克沧州,自谓得天助,淫虐滋甚,每刑人,必置诸铁笼,以火逼之。”

⒊ 比喻没有人身自由的社会环境。

阮章竞《漳河水·自由歌》:“减租减息闹土改,妇女飞出铁笼来。”

国语词典:

用铁条制成的笼子。

网络解释:

铁笼

  • 铁笼:词语
  • 铁笼:2018年徐捷执导的电影
  • 铁笼 (词语)

  • tiě lóng ㄊㄧㄝ ˇ ㄌㄨㄙˊ
  • 铁笼(铁笼)
  • (1).车轴头上的铁箍。《史记·田单列传》:“﹝ 田单 ﹞令其宗人尽断其车轴末而傅铁笼。”《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六年》:“初, 燕 人攻 安平 , 临淄 市掾 田单 在 安平 ,使其宗人皆以铁笼傅车轊。” 胡三省 注:“卷铁以傅车轊,故谓之铁笼……轊音卫,车轴头谓之轊。”
  • (2).铁制的笼子。用作刑具。《新五代史·杂传十三·董璋》:“获其逃者,覆以铁笼,火炙之。”《资治通鉴·后梁太祖乾化元年》:“ 燕王 守光 既克 沧州 ,自谓得天助,淫虐滋甚,每刑人,必置诸铁笼,以火逼之。”
  • (3).比喻没有人身自由的社会环境。 阮章竞 《漳河水·自由歌》:“减租减息闹土改,妇女飞出铁笼来。”
    • 1、那是一只椭圆形的铁笼子,上面有个把手可以提起来。
    • 2、的一声,一根棍子结结实实地穿过了条纹状的铁笼子。
    • 3、医生把他的头部锁在铁笼里,把他关进地下室的囚牢中。
    • 4、饲养员亲切平和地呼唤着,不时晃动美味的食物,活泼的“华奥”走在最前面,睡眼蒙胧的它在胡萝卜的引诱下很快走进了铁笼
    • 5、即使没有任何正式的数据统计,我仍然认为,中国是世界上“铁笼子”最多的国家之一,因为人口最多、住户也就最多。
    • 6、吴镇罗依旧是很淡然,“一晚上总共有五场比赛,打完第五场还站在铁笼擂台里的那个人就是获胜者。

    字义分解

    • 拼音tiě
    • 注音ㄊㄧㄝ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RWY
    • 五行

    (1)(名)金属元素;符号Fe;工业上叫做黑色金属;是炼钢的主要原料:生~|熟~。

    (2)(名)指刀枪:手无寸~。

    (3)(形)形容坚硬;坚强:铜墙~壁|~人。

    (4)(形)形容强暴或精锐:~蹄|~骑。

    (5)(形)形容确定不移:~案如山。

    (6)(Tiě)姓。

    • 拼音lóng,lǒng
    • 注音ㄌㄨㄥˊ,ㄌㄨㄥ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TDXB
    • 五行

    lóng

    1. 用竹篾、木条编成的盛物器或罩物器:灯笼。熏笼。

    2. 用竹篾、木条或金属丝等编插而成的养鸟或虫的器具:鸡笼。鸟笼。蝈蝈笼。

    3. 旧时囚禁犯人的东西:囚笼。牢笼。

    4. 用竹木或金属材料制成的有盖的蒸东西器具:笼屉。蒸笼。

    5. 泛指包络之物:笼头。

    lǒng

    1. 较大的箱子:箱笼。

    2. 遮盖,罩住:笼罩。烟笼雾罩。

    3. 概括而不分明,不具体,称“笼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