泞淖
拼音:nìng nào
注音:ㄋ一ㄥˋ ㄋㄠˋ

泞淖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泥泞;泥淖。

引证解释:

⒈ 泥泞;泥淖。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跳掷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宋陆游《化成院》诗:“肩舆掀泞淖,叹息行路难。”
宋陆游《南唐书·冯延鲁传》:“将捨舟而泞淖不可行。”

国语词典:

泥水混杂的污泥。

网络解释:

泞淖

  • 泞淖,读音是nìng nào,汉语词语,出自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指泥泞、泥淖。
  • 字义分解

    • 拼音nìng
    • 注音ㄋㄧㄥ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PSH
    • 五行

    (名)〈书〉烂泥。

    • 拼音nào,chuò,zhuō
    • 注音ㄋㄠˋ,ㄔㄨㄛˋ,ㄓㄨㄛ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IHJH

    nào

    1. 烂泥,泥沼:泥淖。污淖。淖泞(泥泞)。

    2. 〔淖尔〕蒙语,湖泊,如:“罗布淖淖”(即“罗布泊”,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3. 柔和。

    chuò

    1. 古同“绰”,绰约。

    zhuō

    1. 姓。

      与泞淖相关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