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则
拼音: | zuò zé |
注音: | ㄗㄨㄛˋ ㄗㄜˊ |
作则的意思
词语解释:
《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引证解释:
⒈ 本谓统治者的言行为百姓所效法。后指做榜样。
引《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
郑玄注:“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
宋曾巩《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制》:“以称朕所以作则垂法,始今行后之意。”
宋曾巩《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作则垂宪,克绍克类。”
明无名氏《玉环记·童儿暗毒》:“职居宰相,作则君民,何乃心地朦朧,黑白妍媸辩不真。”
网络解释:
作则
字义分解
- 拼音zuò,zuō
- 注音ㄗㄨㄛˋ
- 笔划7
- 繁体作
- 五笔WTHF
- 五行金
zuò
1.劳动;劳作:精耕细~。~息制度。
2.起:振~。枪声大~。
3.写作;作品:著~。佳~。
4.假装:~态。装模~样。
5.当作;作为:过期~废。
6.进行某种活动:同不良倾向~斗争。自~自受。
7.同“做”。
zuō作坊:小器~。
与作则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