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办
拼音: | mǎi bàn |
注音: | ㄇㄞˇ ㄅㄢˋ |
词性: | 名词 |
买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买办
1. 旧时官府或豪富人家中管采购、办杂务的人。
英
2. 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商业、银行业、保险业、工矿业、运输业等的中间人和经纪人。
例
引证解释:
⒈ 购买,置办。
引《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都管领钧旨,自去关支银两,买办什物,打点完备。”
清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下·四字》:“有一嫗善烹调,一僕善买办。”
老舍《四世同堂》三八:“她须去买办东西,然后抱着火炉给大家烹调。”
⒉ 旧时负责采购或兼理杂务的差役。
引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贤达高风二》:“近者,买办行於外府,骚扰徧於穷乡。”
《儒林外史》第一回:“这人姓翟,是诸暨县一个头役,又是买办。”
《红楼梦》第四六回:“他哥哥金文翔,现在是老太太那边的买办。”
⒊ 专指轮船上主管载货、乘客业务的人。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便叫请船主,请买办,谁知都不在船上。”
沙汀《航线》:“茶房们扮着鬼脸。船主和买办说的话,厨子们很难懂的。”
⒋ 外商初入中国通商时,所雇用的采买人或管事人。后指外国资本家在旧中国设立的商行、公司、银行等所雇用的中国经理。
引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想不到一个洋行里做小买办的人,会翻脸无情,下这样的毒手!”
徐特立《怎样发展我们的自然科学》:“至于买办,传统的习惯性,必然会使其忽视科学技术的独立,一切重要技术问题如国防,一概依靠外国顾问。”
国语词典:
主管采买货物的人。
网络解释:
买办
- 1、那时的民营企业或者说民族企业大都是依附于封建主义、买办资本主义经济主体上的,缺少资本主义的应有性质。 ()
- 2、这是由官僚买办阶级与平民无产者构成的哑铃模式。
- 3、说旧,是因为这些职业在“旧社会”早就有了,不过他们可能叫“买办”、“拿摩温”、“西崽”、“小业主”,等等。
- 4、令人惊奇的是,哈马斯在大选中的获胜让这种买办阶级做法原形毕现。
- 5、他委托我去买办公用品。
- 6、和大买办阶级,他们始终站在帝国主义一边,是极端的反革命派。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