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祇
拼音:jīn qí
注音:ㄐ一ㄣ ㄑ一ˊ

金祇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金祗"。 2.司秋之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金祗”。司秋之神。

南朝宋沉勃《秋羁赋》:“於时朱云弛辰,金祗御岁。”
南朝齐谢朓《七夕赋》:“金祇司矩,火曜方流。”
唐苏味道《咏霜》:“金祇暮律尽,玉女暝氛归。”

字义分解

  • 拼音jīn
  • 注音ㄐㄧㄣ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QQQQ
  • 五行

1.俗称金子。金属元素,符号Au,原子序数79。赤黄色,有光泽,质软,延展性最强,化学性质稳定,易传热和导电。常用作合金、硬币、装饰品等。通称黄金。

2.金属:五~。

3.钱:现~。助学~。

4.古指用金属制的击乐器:鸣~收兵。~鼓齐鸣。

5.比喻尊贵、珍贵:~口玉言。

6.像金子一样的颜色:~发(fà)。~灿灿。

7.朝代名(1115—1234)。北宋末女真族完颜部领袖阿骨打在中国东北部建立。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后迁都中都(今北京)、开封。1234年在南宋与蒙古军联合进攻下灭亡。

  • 拼音zhǐ,qí
  • 注音ㄓˇ,ㄑㄧ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YQA

1.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2. 安心。《詩經•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鄭玄•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

3. 大。《易經•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zhǐ

1. 正、恰、只。《詩經•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三國•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