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引
拼音: | shuǐ yǐn |
注音: | ㄕㄨㄟˇ 一ㄣˇ |
水引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称“水引馎饦”。
引证解释:
⒈ 亦称“水引麪”。亦称“水引餺飥”。面条的别名。
引《初学记》卷二六引晋范汪《祠制》:“孟秋下雀瑞,孟冬祭下水引。”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麪条子》:“麪条子,曰切麪、曰拉麪、曰索麪、曰挂麪,亦曰麪汤,亦曰汤饼,亦曰索饼,亦曰水引麪。”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麪条子》:“水引餺飥者,汤饼中水引麪条也……水引餺飥之名,则又今之汤餑餑,亦谓之扁食。”
网络解释:
水引
字义分解
- 拼音shuǐ
- 注音ㄕㄨㄟˇ
- 笔划4
- 繁体水
- 五笔IIII
(1)(名)水。
(2)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无色、无臭、无味的液体。
(3)河流:汉~。
(4)指江、河、湖、海、洋:~上人家。
(5)(~儿)稀的汁:药~。
(6)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外~。
(7)指洗的次数:这衣裳洗几~也不变色。
(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