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饬
拼音:yǎ chì
注音:一ㄚˇ ㄔˋ

雅饬的意思

词语解释:

雅饬yǎchì

(1) 典雅整饬

文辞雅饬
delicate and strengthening

引证解释:

⒈ 谓言行合礼制。

宋欧阳修《胡先生墓表》:“其餘散在四方,随其人贤愚,皆循循雅飭。”
明唐顺之《万古斋公传》:“诸子烝烝雅飭,规行矩步。”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新郑讼》:“石公为诸生时,恂恂雅飭。”

⒉ 典雅严谨。

明顾起纶《国雅品·士品四》:“余读公集……其意气高迈,论思雅飭,慨然有孔北海之风。”
清恽敬《与李汀州书》:“﹝杨鸿臚﹞近体诗、古诗具见雅飭,古文则非所长。”
王闿运《论唐诗》:“初唐诸家歌行,皆出齐梁,多以雅飭为宗,堆写陈典。”

⒊ 犹雅致,美而不俗。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戛剑生杂记》:“生鱸鱼与新粳米炊熟……谓之鱸鱼饭。味甚鲜美,名极雅飭,可入林洪《山家清供》。”

网络解释:

雅饬

  • 雅饬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ǎ chì,是指言行合礼制;典雅严谨;雅致﹐美而不俗。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ㄚ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AHTY
    • 五行

    1.  正规的,标准的:雅言。雅正(a.规范的;b.正直;c.客气话,用于赠给他人的书画题款上,请对方指正)。

    2.  美好的,高尚的,不粗俗的:文雅。高雅。典雅。雅观。雅教(jiào)。雅兴(xìng)。雅座。雅俗。

    3.  平素,素来:雅爱。雅善鼓琴。

    4.  极,甚:雅以为美。雅不欲为。

    5.  交往:无一日之雅。

    6.  酒器名:雅量(liàng)(a.大的酒量;b.宽宏的气度)。

    7.  中国周代朝庭上的乐歌:风雅颂。雅声(泛指诗歌)。

    8.  古同“”,乌鸦。

    • 拼音chì
    • 注音ㄔ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QNTL
    • 五行

    (1)(动)整顿;治理。

    (2)(动)〈文〉命令;告诫:~令|~派。 

    (3)(形)〈文〉谨慎;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