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炰
拼音:xíng páo
注音:ㄒ一ㄥˊ ㄆㄠˊ

行炰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送烘烤的兽肉。

引证解释:

⒈ 传送烘烤的兽肉。参见“行炙”。

《文选·班固<西都赋>》:“然后收禽会众,论功赐胙。陈轻骑以行炰,腾酒车以斟酌。”
李善注:“《毛诗》曰:‘炰之燔之。’ 毛萇曰:‘以毛曰炰。’”
唐李白《大猎赋》:“於是享猎徒,封劳苦,轩行炰,骑酌酤。”
王琦注引《说文》:“炰毛,炙肉也。”

网络解释:

行炰

  • 行炰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xíng páo,是指传送烘烤的兽肉。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

    • 拼音páo,fǒu
    • 注音ㄆㄠˊ,ㄈㄡ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QNOU

    páo

    1. 〔炰烋(xiū)〕古同“咆哮”,猛兽怒吼;也形容人暴怒。

    2. 古同“炮”,把带毛的肉用泥包好放在火上烧烤。

    fǒu

    1. 蒸煮:“炰鳖鲜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