褡包
拼音:dā bāo
注音:ㄉㄚ ㄅㄠ

褡包的意思

词语解释:

[ dā bāo ] :

褡包 dābāo[a long,broad girdle outside jacket] 长而宽的腰带,系在衣服外面


引证解释:

⒈ 即褡膊。参见“褡膊”。

《儿女英雄传》第四回:“上头罩着件蓝布琵琶襟的单紧身儿,紧身儿外面繫着条河南褡包。”

国语词典:

一种长形布袋。参见「搭连」条。

  • 1、就从褡包里拿出夹衣,叫他穿上,还用布衫罩住了额头。 
  • 2、文真从随身的褡包中取出陶碗来,放在地上,方便那人倒水。
  • 3、老袁家的孩子刚出生不久,这一日就有一个老道,肩背褡包,徒步来到了袁子明家门前,并说是专为老袁家算命而来。
  • 4、张铁拐背着许六丢的那褡包金条在胡同里逃跑,被张友鹏事先安排的小毛、许六、同顺、二平一顿戏耍,最后这笔金条终于回归铁门酱园。
  • 5、他从腰间褡包内摸出厚厚两轴绢丝手卷,递给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访道宗祖师,他们多馈赠所著道书,都是些竹简尺牍。
  • 6、张飞再发一箭,又中那白马的屁股,却被褡包里的银锭挡住,“啪!”。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ㄉㄚ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PUAK
  • 五行

见“褡包”、“褡裢”。

    • 拼音bāo
    • 注音ㄅㄠ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QNV
    • 五行

    (1)(动)用纸、布等裹起来

    (2)(名)(~儿)包好了的东西:药~|邮~。

    (3)(名)装东西的口袋:书~。

    (4)(量)用于成包的东西:两~大米|一~衣服。

    (5)(名)物体或身体上鼓起来的疙瘩:树上有个~|腿上起了个~。

    (6)(名)毡制的圆顶帐篷:蒙古~。

    (7)(动)围绕;包围:骑兵分两路~过去。

    (8)(动)容纳在里头;总括在一起:~含|无所不~。

    (9)(动)把任务承担下来;负责完成:~医|~教|~片儿(负责完成一定地段或范围的工作)。

    (10)(动)担保:~你满意。

    (11)(动)约定专用:~车|~了一只船。

    (1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