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克
拼音:wēn kè
注音:ㄨㄣ ㄎㄜˋ

温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人持有温和恭敬的态度。

引证解释:

⒈ 本谓醉酒后能蕴藉自持,后亦谓人持有温和恭敬的态度。

《诗·小雅。小宛》:“人之齐圣,饮酒温克。”
郑玄笺:“中正通知之人,饮酒虽醉犹能温藉自持以胜。”
唐高彦休《唐阙史·丁约剑解》:“有姪曰子威,年及弱冠,聪明温克。”
清秦朝釪《消寒诗话》:“孙文定相国三朝骨鯁,望重当朝,而和平温克,絶不以意气加人。”

国语词典:

温和谦恭、谨慎自持。

网络解释:

温克 (汉语词汇)

  • 温克,汉语词汇。
  • 拼音:wēn kè
  • 释义:谓醉酒后能蕴藉自持,后亦谓人持有温和恭敬的态度。
  • 字义分解

    • 拼音wēn
    • 注音ㄨㄣ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IJLG
    • 五行

    (1)(形)温暖;不冷不热。

    (2)(名)温度:气~。

    (3)(动)稍加热:~酒。

    (4)(动)温习:~课。

    (5)(形)性情柔和:~顺。

    (6)(名)瘟。

    (7)姓。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DQB
    • 五行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