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龙旗
拼音:qīng lóng qí
注音:ㄑ一ㄥ ㄌㄨㄥˊ ㄑ一ˊ

青龙旗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绘有龙形的青旗。代表东方。

引证解释:

⒈ 绘有龙形的青旗。代表东方。 明王圻《三才图会·仪制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旗考》:“《曲礼》:‘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义疏曰:‘四者四方宿名也,盖古者君行师从,故画此四者於旌旗以为前后左右之兵阵也。’ 唐制,四旗在卤簿中。 宋 ……青龙旗,青质,赤火燄脚,绘蹲龙;白虎旗白质,赤火燄脚,绘蹲虎。

元同宋制,今制与宋同。”

网络解释:

青龙旗

  • 青龙旗,读音qīnɡ lónɡ qí,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绘有龙形的青旗。
  •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GEF
    • 五行

    (1)(形)蓝色或绿色:~天|~苔。

    (2)(形)黑色。

    (3)(名)青草或没有成熟的庄稼。

    (4)(形)比喻年轻:~年。

    (5)姓。

    • 拼音lóng
    • 注音ㄌㄨㄥˊ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XV
    • 五行

    (1)(名)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

    (2)(名)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

    (3)(名)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如恐龙、翼手龙等。

    (4)(名)(Lónɡ)姓。

    • 拼音
    • 注音ㄑㄧˊ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TAW
    • 五行

    (1)(名)旗子:国~|红~|挂~。

    (2)(名)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后泛指属于满族的:~人|~袍。

    (3)(名)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单位;相当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