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头
拼音:dū tóu
注音:ㄉㄨ ㄊㄡˊ

都头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军职名。都将的别称。唐末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五代沿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 2.旧时称衙役﹑捕快头目。 3.泛指头领,头脑。

引证解释:

⒈ 军职名。都将的别称。 唐末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诸都以都将率领,亦称都头。 五代沿之。 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指挥使。

《新唐书·兵志》:“僖宗幸蜀,田令孜募神策新军为五十四都……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诸都又领以都将,亦曰‘都头’。”
《旧五代史·梁书·李重胤传》:“﹝重胤﹞率众来降。 太祖素识之,拔用不次,署为先锋步军都头。”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宋金官印》:“宋军制以五百人为一营,每营设指挥使一员,其下为五都,每都马军设军使一员,副兵马使一员,步军设都头一员,副都头一员。”

⒉ 旧时称衙役、捕快头目。

《水浒传》第四二回:“本县差下这两个都头,每日来勾取。管定了我们,不得转动。”
明沉璟《义侠记·征途》:“千里神交无一面,若见都头意自倾。”
《老残游记》第二十回:“这陶三爷是歷城县里的都头,在本县红得了不得。”

⒊ 泛指头领,头脑。

《西游记》第八九回:“他便是个搜山揭海,破洞攻城,闯祸的个都头!你怎么惹他?”
《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官船﹞结末又走个娇娇滴滴少年美貌的奶奶上来, 徐能是个贪财好色的都头,不觉心窝发痒,眼睛里迸出火来。”

国语词典:

职官名。唐置,掌理一都。五代因之。宋时禁军,有都头、副都头,位次于指挥使。

网络解释:

都头

  • 军职名。唐中期诸军统帅之称,后为一部军队为一都的长官之称。唐僖宗时,当权宦官募神策新军五十四都,各都长官称都将,亦称都头。宋各军指挥使下设此官,属低级军官。
  • 字义分解

    • 拼音dū,dōu
    • 注音ㄉㄨ,ㄉㄡ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TJB
    • 五行

    • 拼音tóu,tou
    • 注音ㄊㄡˊ,ㄊㄡ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DI
    • 五行

    tóu

    1.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鼻、眼等器官的部分。

    2.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剃~。梳~。平~。分~。你的脸形留这种~不合适。

    3.物体的顶端或末梢:山~。笔~儿。中间粗,两~儿细。

    4.事情的起点或终点:话~儿。提个~儿。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儿啊!

    5.物品的残余部分:布~儿。蜡~儿。铅笔~儿。

    6.头目:李~儿。他是这一帮人的~儿。

    7.方面:他们是一~儿的。心挂两~。

    8.第一:~等。~号。

    9.领头的;次序居先的:~车。~马。~羊。

    10.姓。

    tou

    1.(~儿)名词后缀。 a)接于名词性词根:木~。石~。骨~。舌~。罐~。苗~。b)接于动词词根:念~。扣~。饶~。嚼~儿。看~儿。听~儿。c)接于形容词词根:准~。甜~儿。

    2.方位词后缀:上~。下~。前~。后~。里~。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