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刻
拼音:bàn kè
注音:ㄅㄢˋ ㄎㄜˋ

半刻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2.表示短暂的时间。

引证解释:

⒈ 一刻之半。古代以铜漏计时,一昼夜分为一百刻。半刻约当今七分十二秒。

南朝宋何承天《上历新法表》:“按《后汉·志》,春分日长,秋分日短,差过半刻。”

⒉ 表示短暂的时间。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但连‘还阳半刻’都知道,究竟还不失其‘聪明正直之谓神’。”
王安友《协作》:“﹝他﹞站了半刻,就转身向庄里走去。”

国语词典:

一刻时间的一半。比喻极短的时间。

网络解释:

半刻

  • 半刻是汉语词汇,读音bàn kè,解释为一刻之半。
    • 1、他们两个人得了不得。一时半刻也离不开。
    • 2、谁知乐极悲来,狄公自入京以来,削奸除佞,整理朝纲,全无半刻闲暇,加以年岁高大,精力衰颓,以至积勤成疾。
    • 3、同事们都知道老赵这个脾气,就是只要一谈起他过去的那段历史,谈起和那位名人的几次交往,他便颇有些洋洋自得,一时半刻收不住话头。
    • 4、刁蛮的公主怎么样,半刻钟,软玉温香抱满怀。
    • 5、书僮将锡罐里的茶末倾入铫内,盖上铫子,侧耳听铫里的水声,不到半刻钟就把盖子掀开,拿一支自带的木质勺子去轻轻搅一下茶水,再盖上,少顷便离开火。
    • 6、保安犹豫了半刻之后,还是接过了这张和厕纸没啥两样的东西看了又看,一脸的不可置信。

    字义分解

    • 拼音bàn
    • 注音ㄅㄢ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FK
    • 五行

    (1)(数)二分之一;一半(没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前;有整数时用在量词后):~百|~大|~年|~尺|一斗~。

    (2)(数)在…中间:~夜|~山腰|~天|~晌。

    (3)(副)比喻很少:一星~点。

    (4)(副)不完全:~新的楼房|房门~开着。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J
    • 五行

    (1)(动)用小刀子在竹、木、玉、石、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文字等。

    (2)(名)古代用漏壶记时;一昼夜共一百刻。今用钟表计时;以十五分钟为一刻:五点一~开车。

    (3)(名)时间:顷~|立~|即~|此~。

    (4)(形)形容程度极深:深~|~苦。

    (5)(形)刻薄:尖~|苛~。

    (6)同“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