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狄
拼音: | běi dí |
注音: | ㄅㄟˇ ㄉ一ˊ |
北狄的意思
词语解释:
北狄
(1) 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原指古代的狄族。因其主要居住于北方,故称。后用为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引《孟子·梁惠王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
《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二引宋欧阳修《归田录》:“其后,北狄讲和,西戎纳款。”
马君武《从军行》:“北狄寇边郡,飞电羽书急。”
国语词典:
传说中黄帝的后裔。
网络解释:
北狄
- 1、能喷水吐火,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
- 2、雁门之北,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
- 3、本人到过中原各国,西戎、东海、南蛮、北狄等地都有我的足迹。
- 4、北狄的前锋部队兵分两路进军楚元国,东路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且兵不血刃占领了楚元国的北部重镇——易山关。
- 5、尧时出,作害人间,被羿射杀于北狄凶水之中。
- 6、蛮夷之地,我只需三千轻骑便可。三军将士听令,今次之战,随我深入虏庭,克复定襄,威拭北狄,以振我大唐雄风!李靖。
字义分解
- 拼音běi
- 注音ㄅㄟˇ,ㄅㄟˋ
- 笔划5
- 繁体北
- 五笔UXN
1. 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左手的一边,与“南”相对:北方。北辰(古书指北极星)。北上(古代以北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与“南下”相对)。北极星(出现在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人常靠它辨别方向)。北国(指中国北部)。
2. 打了败仗往回逃:败北。
与北狄相关的词语